“买了一斤,县里百货店的红糖也是六角一斤, 加四两糖票。剩下四角钱买了六两桃酥, 这个用了四两粮票。”
这些东西的价, 老百姓心里都门清,一分钱的差错都不会出。刘秀兰虽然不识字,但会算一点简单的数。
她点了点头,“一家给半斤红糖,二两桃酥,你跟老大一起去,吃了晚饭再去。不然他们要留你们吃饭。”
这年代家家户户都没余粮,平常他们受村里照顾已经够多了,所以刘秀兰很注意这些,从来不去占人便宜。
晏卿答应下来。
晚饭后,晏卿和顾晏河提着礼品,一起去登门感谢。
他们俩先去了二大爷家,二大爷本名叫顾槐生,年轻时候也是这一片响当当的人物,打过鬼子,参加过八路军,后来瘸了一条腿,就回来了。
他在村里辈分高,晏卿的爹娘也得叫他一声二爷。二大爷算是他的外号,他也喜欢别人叫他二大爷,是以村里上下老小,都喊他二大爷。
二大爷没有子女,家里只有他和二大娘老两口。但房子比晏卿家的好的多了。
“二太爷,二太奶,你们吃了吗?”
“吃过了,你们吃了没有?”老两口高兴的迎出来,他们没有孩子,平常家里冷清的很,所以就喜欢村里的年轻人来串门子。
“吃了吃了,”晏卿一边回答,一边把带来的礼品递过去,“昨天多亏了二太爷,我才捡回一条命,真是不知道怎么谢您才好。这是给您二老买的一点礼品,不是什么好东西,您跟太奶奶别嫌弃。”
二大爷正高兴呢,一听晏卿喊这话,眼睛一瞪,“拿回去,家里都揭不开锅了,还买这些浪费钱!我们这两把老骨头还不差这点吃的!”
顾家的情况村里谁不知道?二大爷说这话也是体谅他们家困难。
顾晏河连忙道,“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,您就收下吧。”
两人好说歹说,才终于劝二大爷收下谢礼。
又陪他们老两口说了一会话,晏卿兄弟才告辞离开,然后他们又去了胜利和胜文兄弟家。他们兄弟没分家,同父母住在一起,所以谢礼就在一起给了。